仲景健康网>疾病>儿科>育儿知识

80后压力下生育率“很低很无奈”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9/10
1513
分享:

按照国际通行的老龄化标准,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老年型社会的城市,时间是1979年。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上海户籍人口的20.8%,5个上海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80岁以上高龄人口占户籍人口的3.6%。

“上海本地劳动力总量正在接近峰值。”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彭希哲发现,2007年度上海市户籍人口中的劳动适龄人口已经开始出现负增长。“如果没有重大的户籍等制度改革,上海本地劳动力供应总量将开始减少,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也在不断上升,年轻劳动力的数量和比例都在下降。”他说。

人口结构老化和劳动力短缺,是生育率下降带来的最直接的人口学后果。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座教授王丰说,目前,中国有高达1亿多作为经济发展主力的流动人口,同时也有1.4亿60岁以上的老人。而这两个人口群的规模正在向相反的方向变化。一方面主要由年轻人组成的流动人口群体将不断缩小,而另一方面老年人口的规模在日趋扩大。

他推算,仅5年后,也即从2013年开始,新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口(20~24岁)的规模将开始持久性大幅度下降。10年之内,也即至2023年,达到这个年龄组的人口规模比2013年时的要小1/4以上。“而这个年龄组的劳动力人口正是接受了最新教育、最具创造力的人群。这个人群规模大幅度缩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一般性劳动力规模缩小的影响。”

王丰说,长时间的低生育率以及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将导致对养老与医疗健康体系的挑战,影响整体劳动生产率与整个经济的竞争性。当抚养负担日趋加重时,人口老化也影响到代际关系,甚至社会的整合与民族的兴衰。

在生育率下降过程中,性别比失调几乎成为东亚国家特有的现象。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教授陈卫说,在西方国家,低生育率并不会导致性别比失调,但在东亚国家,两者是有因果关系的。“原因是性别选择。”他说,在东亚文化中,男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被认为要比女性高,因此在只想生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很多人会通过性别选择来生男孩。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