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仲景养生>营养搭配

4种果实堪称“四大名补”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6/11/15
1478
分享:
     入冬以后,我们的身体也变得“脆弱”起来,因此要适当“进补”。事实上,真正的“养生高手”,并不是那些名贵的中草药材或保健品,而是我们身边一些非常普通的食材,特别是下面的4种果实堪称“四大名补”。  
 
    莲子
 
    莲子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古人认为它“享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肾等功效。不仅有助缓解失眠等,对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来说,莲子还可以通过补肾增强免疫力,达到润肺的效果。

    市场上的莲子有红莲子和白莲子之分,红莲子口感较硬,但补肾、补血效果更好;白莲子口感香糯,健脾的功效更强。
  
    银耳莲子羹
 
    主料:干银耳 (15克)、莲子 (100克)、冰糖 (80克)

    做法:

    1、将干银耳与莲子用清水泡发2小时,银耳拣去老蒂及杂质后撕成小朵,然后与泡过的莲子一起过水冲洗干净,滤干备用。

    2、将银耳、莲子、冰糖倒入高压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盖,大火烧上汽后,改小火,炖30分钟左右。

    3、最后开盖放气,热食或者晾凉后放入冰箱冷藏后再食用均可,冷食口感更佳。
  
    芡实
 
    这是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又称“鸡头米”、“鸡头”等,在南方较常见。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二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

    其补肾效果强于山药,祛湿效果优于红小豆,镇静效果强过莲子,可以说是一种被埋没的补益佳品。宋代文豪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中,有一条就是吃芡实。
 
    山药薏米芡实粥
 
    主料:铁棍山药 (300克)

    辅料:薏仁 (50克)、芡实 (50克)、大米 (100克)、枸杞 (适量)

    做法:

    1、薏仁、芡实洗净,用清水浸泡一晚;大米淘洗干净,用水浸泡20分钟。

    2、山药去皮、切块,浸在水中防止变黑。

    3、锅中适量水烧开,放入薏米、芡实、大米。

    4、大火煮沸转小火熬约30分钟至软烂。

    5、放入山药块、枸杞,煮约10分钟即可。
 
    栗子
   
    香甜味美的栗子,是秋冬非常受欢迎的零食,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丰富的营养成分。

    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等功效。
  
    栗子鸡
  
    主料:大块鸡腿 (一个)、栗子 (150克)
|
    辅料:葱 (少许)、姜 (少许)

    做法:

    1、鸡肉洗净,切成小块。再次洗去血水并控出水份。

    2、鸡肉装入稍有深度的盘中,加入少许葱、姜,调入少许料酒。

    入锅蒸熟。(蒸熟即可,不用蒸烂,蒸好后鸡肉鸡汤分离备用)

    3、栗子壳上用刀切开一个小口,入开水锅煮5分钟。

    4、稍凉的栗子取一个剥一个,剥好放入清水中。
 
    5、锅中热油,炒香葱、姜,倒入蒸好的鸡肉翻炒出香味。

    6、接着调入少许食盐。再调入少许生抽。

    7、翻炒均匀以后,加入剥好的栗子。

    8、倒入蒸鸡肉时的鸡汤。盖上盖子,改中小火闷煮。

    9、煮至鸡汤浓绸,剩余少许汤汁时,撒入葱段即可关火。
 
    花生
  
    花生是一种高蛋白的油料作物,自古享有“长生果”的美誉。《本草纲目》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适合脾虚消瘦、食少乏力、干咳少痰等人。

    值得注意的是,花生红衣(即花生皮)补气止血的作用更强,因此,需要补血的人可挑选红衣更多的小粒花生,而煮粥、打花生浆则可以挑选大粒的花生。
 
    老醋花生
  
    主料:花生米 (适量)、红彩椒 (适量)

    辅料:黄彩椒 (适量)、葱 (适量)

    做法:

    1、花生米洗净后晾干。

    2、用锅铲不停翻炒,以确保花生米均匀受热。

    3、待表皮稍变色,有香味出来就可以取出了,也可以通过声音判断,如果有叭叭响的声音就可以了,因为花生米盛出后颜色还会加深。

    4、将炒好的花生米取出,刚炸好的花生米是不脆的,晾凉后就会变得很脆。

    5、将生抽、陈醋、糖、少许盐调成调味汁。

    6、在晾凉的花生米中加红黄彩椒丁,以及调好的味汁,搅拌均匀就可以吃了。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