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药品>调理脾胃>太子金

妈妈经验分享:孩子营养不吸收?夏补不健脾=白补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6/08/11
2870
分享: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青春期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但我家孩子不爱吃饭、总是感冒拉肚子,不止一次的有医生对我们说,是因为孩子脾胃不好,需要调理。

孩子们的脾胃问题是不是真的有这么普遍?遇到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孩子? 



中医对“脾”“胃”的认识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和腐熟。什么意思呢?胃把食物接受了,做初加工,脾将精微物质提取,作为营养输送到肌体各部位去,糟粕的东西通过胃肠排出体外。


什么是“脾胃虚弱”?

 

 

  从中医角度讲,脾胃虚弱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脾虚,一个是胃虚,一般我们都是把脾胃虚弱连在一起讲,因为两个功能是连在一起的。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后天的营养物质是来源于脾的运化,如果脾胃虚弱,整个肌体的营养状况就会差,会导致很多常见问题,比如经常感冒、咳嗽、厌食、汗多、大便干燥或腹泻。

 

 

长时间的厌食与脾胃不足有关

 

  尽管厌食是脾胃虚弱的一个表现,但厌食有好多原因导致,有的孩子短期内不爱吃饭,可能是食积或消化不良,感冒期间肯定会吃得少一些,这也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如果长时间的饮食问题,一般来讲与脾胃不足有关。

 

孩子光吃不长是“脾弱胃强”的表现

 

  有些孩子特别能吃,但家长反映孩子吃什么拉什么,不吸收,长得很瘦还特能吃,中医认为这是“脾弱胃强”,小马拉大车。这种情况日常注意吃一些健脾的食物,薏米、茯苓等。同时注意不要让孩子吃得太多,千万不要暴饮暴食。

 

孩子睡觉时“盗汗”是阴虚的表现

 

  每一个孩子睡着后的20到40分钟身上都会微微出汗,过一会儿就没有了这是正常现象。但是有些孩子躺下之后能看到头上是汗珠,或者把枕巾都打湿一块,这种就属于异常了,睡眠中的出汗异常在中医里属于“盗汗”,大部分来讲与阴虚有关,我们刚才讲脾虚的出汗是抑汗或滋汗,一活动孩子出汗比较多,这属于脾胃虚弱,而睡眠中出汗大部分与阴虚有关。

 

 

 

日常护理中千万别着凉

  

 

      一方面,中医认为太凉的食物入胃后是会伤阳气的;另一个方面,脾胃虚弱的孩子容易外感,这种情况下如果一着凉,也很容易感冒,所以这种孩子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一些。

 

捏脊对孩子的保健非常好


  对于此类患儿,推拿捏脊有很好的疗效。具体做法是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儿童背部皮肤约0.5~1厘米,从下往上推进。如此反复,每天1~2次。推拿可调整胃肠机能,使人体经络得以疏通,气血周流如常,机体抗病能力增强,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可以改善食欲、预防感冒、增强体质。对孩子来说,痛苦少,易接受。

 

 

脾胃虚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合理饮食,定时定量,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同时要少吃零食和含大量油盐糖的“重口味饮食”,改掉偏食挑食的毛病。

 

 

当食疗及良好的饮食习惯没有起到作用时,就需要药物进行调理了。中医专家给我推荐了中成药仲景太子金颗粒,现在我就把它推荐给同样因为自己孩子脾胃虚弱,食滞胃脘,偏食厌食而困扰的爸爸妈妈们,太子金颗粒能够帮助宝宝消积食、增食欲、调脾胃,并且是儿童专用药,非常安全,适合宝宝服用。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