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药品>调理脾胃>太子金

了解中医脾胃功能 带出健康聪明宝宝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5/01/08
4729
分享: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很多健康问题其实都跟脾胃有关。要想身体健康不生病,最重要的就是要养好脾胃,消化好。小孩子也一样,如果在孩子3岁之前能够把胃肠保护好,以后孩子就会少病少痛。

    解密中医脾胃功能:

    1 脾主运化:脾在体内起到运化水谷的作用。谷主要指的是营养物质。运化就是将食物生成精微,满足机体精、气、血、津液的需要。如果脾功能下降,运化能力不足,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足的症状。

    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传输和布散作用。运化功能正常,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也防止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如果运化水液失调就会产生痰饮滞留内脏或经络,会引起身体功能失调,引发的症状则根据痰饮停留的位置有所不同,如停留于肺就会出现咳嗽、胸闷、哮喘等。

    2 脾主升清: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业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

    3 脾主统血: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循环于脉内。如脾气虚弱失去统血的功能,就会有出血症如:便血、皮下出血、子宫出血等。

    4 脾主肌肉四肢:肌肉是否发达,是否灵活都有赖于脾。

    5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及食欲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如口淡无味、口甜、口腻等都是脾运化功能失调的症状;口唇的色泽与脾的功能有密切关系。防止唇干裂就要健脾。


    脾虚的主要原因:

    1先天不足。小儿的五脏六腑处于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状态,因此儿童保健应该以健脾补气为重,要注意脾胃功能的调整养护,切忌过饱、多食寒凉之物。

    2 饮食不节,饥饱失调。小孩子不懂事,吃东西不会节制,或者有时候孩子不想吃,家长就哄着逼着他吃,这些都容易造成孩子过饱,伤害肠胃。

    3、身体过度劳累,如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时常加班、用脑时间过长、精神过于集中,而造成脾虚,运化功能失调,中年人的肥胖及大腹部等就是脾虚造成。

    4 久病。

    脾虚的主要表现:

    1 脾气不足,表现为没有食欲,不想吃饭。

    2有食欲,但吃完后感觉不消化。

    3吃饭挑食,微硬、油腻,或吃多一点就会不舒服。

    4肾虚,腹胀、只吃不长肉、身重乏力、脱肛、内脏下垂、便血等等。

    从以上来看,孩子不爱吃饭大多出于脾胃虚弱。那么,怎样让孩子爱吃饭呢?妈妈可以这么做:

    1养成合理饮食的好习惯: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宝宝的饮食好习惯,以新鲜为主,主辅搭配,保持清洁卫生。营造适宜的饮食环境和可使宝宝愉阅的进餐情绪。

    2适度运动以促进消化:适度运动不仅能培训孩子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拓展交流空间,还有利于消化,促进新陈代谢,强化脾胃功能。

    3注意观察,及时调理

    如果妈妈观察到孩子消化不好,便秘了,或胃口变差、厌食挑食,妈妈应及时观察,通过饮食或药物帮助孩子恢复脾胃功能。仲景太子金颗粒,消积食,增食欲,调脾胃,实为居家小儿常备药的上佳之选。

    不知道妈妈们有没有注意到,“脾”的右边是“卑”字,是“小”的意思,预示着孩子的脾胃幼小,娇嫩,需要爸妈小心照料和调养。而 《幼科发挥》有言道:“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故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因此,若想孩子爱吃饭,还需爸妈从调养孩子脾胃做起。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