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西制药太子金:“少吃药,吃好药”宝宝用药有原则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4/12/16
4014
分享: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年的一项统计表明,我国3000多个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仅约60种,其中包含中成药在内。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将近90%的药品是没有儿童剂型的。很要药品虽然适应儿童服用,但剂量也仅仅是标识“儿童酌量”。而儿童药物伤害案中占比最大的是误服和过量。故此,河南宛西制药太子金产品经理提醒:牢记儿童用药原则,提高安全意识,减少药物伤害应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用药原则要牢记

    原则1:

    用法用量要精准。不论是药品的使用时间、频率,还是次数、用量等,都需要严密管控。一旦超出剂量,就容易引发中毒,而剂量过少则不易达到疗效。

    原则2:

    早预防、早治疗。妈妈要成为孩子的第二个医生,多了解孩子的生理特性,有针对性的对小孩易患的疾病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原则3:

    推荐使用儿童专用药物。婴幼儿脏器娇嫩,发育不完全,适合使用药性温和、刺激少、副作用小的药物。


 

    安全意识要加强

    小儿用药首先强调的是安全性,其次是药物的有效性。那么,怎样给儿童安全用药?用药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首先,要慎用激素和抗生素。滥用激素和抗生素会对宝宝发育不成熟的稚嫩身体造成长期甚至一生的药害。

    其次,不要过于迷信新处方药。应选择毒副作用已得到充分暴露的“老药”、服用简单方便的“非处方药品”。

    第三,不要自作主张将成人药给儿童用。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若是简单地“按年龄折算剂量”的方式给孩子服用,会给宝宝未发育成熟的身体造成极大危害。给宝宝用药,最好选择宝宝专用药。

    最后,一定要重视儿童疾病的“初期预防”。很多家长对看似不严重的“疾病苗头”不够重视而延误治疗时机,给儿童和家庭都带来痛苦。

    常备宝宝小药箱

    一般根据婴幼儿的常见病,父母可以备用退烧药、感冒药、肠胃药物、外伤急救药物以及常用医疗器械,以备应急之需。
退烧药。发热是小儿常见症状,2个月以内的婴儿尽量不用口服退热药,要以物理降温为主;6个月以上的小儿发热,可选用一些中药退热药。

    感冒药。给宝宝服用感冒药,一是注意孩子的年龄和体重,适量用药,二是注意药物的成分,有些药物不适宜用于婴幼儿,而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很可能导致重复用药,对孩子健康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肠胃药。婴幼儿肠胃娇弱,很容易出现腹泻、便秘、肚子疼、消化不良等症状。太子金颗粒为纯中药制剂,专为0-6岁孩子研发,专属孩子好胃口,对宝宝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外伤急救药物和常用医疗用品。创可贴、紫药水、体温表、小剪刀、小镊子等也要常备无患。

    太子金颗粒是河南宛西制药推出的首款儿童专用药,该产品是已故著名儿科专家李晏龄教授依传统经方“三甲散”化裁而来,做为医院处方制剂已使用了三十多年。大量临床数据显示,太子金颗粒在消食积、乳积,促进消化、增食欲的同时,还能有效改善小儿的脾胃功能。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若喂养不当、饥饱无度、恣食生冷等伤及脾胃,产生厌食或腹泻难愈。太子金颗粒针对婴幼儿成长发育特征,科学组方,在消积食、增食欲的同时,更注重小儿脾胃调理。

    宛西制药虽然遵从“药材好,药才好”制药理念,但更认为:用药是手段,健康是目的。孩子身体娇嫩,用药更须谨慎。

    仲景太子金,传承医圣张仲景医药文化理念,以“少吃药、吃好药”为宗旨,传承名方,精制好药,让宝宝更健康,让妈妈更放心。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