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菊地黄丸不仅补肾还养眼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5/10/19
6218
分享:
   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方剂中加入枸杞子、菊花二味中药配制而成。除具有六味地黄丸之功效外,还偏于清肝明目,是中西医眼科多种疾病的基本用药。


   杞菊地黄丸系滋肾养肝,清头明目之剂。主治头目眩晕,视物模糊,或枯涩眼痛,或迎风流泪,羞明畏光,或耳鸣耳聋、潮热盗汗等症。用于头晕目眩,视力减退、健忘,腰膝酸软,口咽发干;能近视不能远视,兼见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妇女经行目痛,连及眼球,头痛绵绵;雀盲,夜间视力昏暗,不能看物伴腰膝酸软;耳鸣耳聋,或突发性耳聋,伴有潮热盗汗,心烦不寐等。

   (1)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简称“中浆病”,是指黄斑区或者后极部由于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受损,液体进入神经上皮下导致的神经上皮脱离,可伴有RPE的脱离。中浆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属于最常见的眼底病之一。

   患者大多为青壮年男性。发病年龄20~45岁,发病高峰在40岁前后。男女之比为5∶1~10:1。90%以上单眼受害,左右眼无差别。大多能在3~6个月内自行恢复,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也易复发,多次反复后可导致视功能不可逆性损害。有人用杞菊地黄汤治疗肾虚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结果临床治愈率达到75%。

   (2)慢性前葡萄膜炎黄斑水肿

   慢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可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在前房出现大量纤维蛋白渗出或出现反应性黄斑和视盘(视乳头)水肿时,可引起视力明显下降,发生并发性白内障和继发性青光眼时,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

   临床采用杞菊地黄丸加乙酰唑胺片治疗慢性前葡萄膜炎黄斑水肿21例,结果黄斑水肿消失率为56.5%,有效率为69.6%,与单用乙酰唑胺组比较差异性显著。

   (3)早期老年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21例(32只眼)早期黄斑变性患者服用杞菊地黄口服液治疗,服用4个月后,14只眼症状消失,Amsle 表检查异常的18只眼中有12只恢复正常,视力好转者20只眼,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4)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在我国古代《秘传眼手术龙术论》中,根据不同形态可分为圆翳、冰翳、滑翳等12种之多,但究其主证,均为晶珠混浊,致视物障碍。究其病因病机,多因年老体衰,肝肾两亏,精血不足,无以上荣于目,目失所养所致。针对此病因病机,拟以肝肾阴虚为主要证型,施以补益肝肾为治法。方以杞菊地黄丸为主药,针对兼证可随证加减,对初发期白内障疗效更佳。

   杞菊地黄丸除能治愈以上4种疾病外,西医诊断的神经衰弱、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中心性视网膜炎、慢性青光眼也可用杞菊地黄丸缓解病情。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