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秋以来,气温变化很少感觉有过渡,往往昨天还是秋阳高照,夜里突然就风起云变。据中央电视台气象预报,本月末的冷空气势力强、影响范围广、大风降温剧烈,甚至部分地区可达寒潮级别,呼啸着的冬天马上就要到了。俗话说“秋冬进补,来春打虎”,秋冬季节适当进补,不仅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而且也为冬季的来临奠定内在的基础,对恢复体力、提高抗病能力、减轻宿疾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期,小编特邀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医养生专家为大家进行秋季养生、滋阴补肾的科普介绍。
首先,饮食调养很重要。按照《黄帝内经》里提出的秋季养生原则,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以防秋燥伤阴。适合秋冬季节调养的食物有:具有补胃,润肺生津、提神益气、健脑等功能的银耳;养阴润燥、补肾益脑,止咳平喘之功能的芝麻;蟹肉不仅肉味鲜美,还易于消化吸收,促进血液循环,可滋阴凉血益气;性味甘凉的藕,是止血生津的良药,富含淀粉、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菠菜也能滋阴润燥,通利肠胃;乌骨鸡用作药膳,可以滋阴清热,补脑以肾,健脾止泻;性味甘平,清肺化痰的豆浆在秋季饮用也是不错的。
第二,适当选用药补很关键。一是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的体力和精力消耗较大,身体相对虚弱。二是秋季气候干燥,易伤人体阴津。秋季进补的基本原则是“滋润”,切忌耗散。据宛西制药的专家介绍,传统中医认为肾乃“先天之本”,推荐选用六味地黄丸作为全面调理身体的药方,可恰到好处的实现“三补三泻”功效,入主调理肝、脾、肾三经。但值得注意的是,肾虚也分肾阴虚和肾阳虚两大类。肾阴虚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靡不振、睡眠不好、腰酸腿困、心情烦躁。女性多见经期提前、月经量少、易疲劳等。肾阳虚则表现为怕冷、精神不振、小便频繁。无论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与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肾阴虚,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如火气旺盛,可服用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也有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适合中年人服用。肾阳虚则用金匮肾气丸。阴阳互为根本,相互制约和影响。大家要分清症状后实施进补,盲目操作可能加重原有症状。
第三,适当调整生活习惯,要注意劳逸适度、限制烟酒、注意休息、保持好心情并加以适当的锻炼。宛西制药地处医圣张仲景故里,深得医圣的养生要领,张仲景认为“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必须珍惜健康,做到“爱身知己”;反对“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绝不可为名利而“忘躯徇物”,“不惜其命”。健康不再,名利和浮华生活都会落空。因此,适当进行一些调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