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在北京药监局举办的“教您辨假药——药监开放日”活动中,药品辨别专家曹国营正在向市民传授识别假药的方法。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假药销售额达到了390亿美元,预计今年将高达750亿美元。为了切实提高普通民众辨别假药的能力,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北京药监局”)专门开展了“教您辨假药——药监开放日”活动。
北京药监局朝阳分局的“假劣药品陈列室”里,陈列着千余种假药。7月28日,80位首都市民来到这里,向专家当面请教辨别假劣药品的基本常识。北京药监局药品辨别专家曹国营从事药品打假工作多年,他特别强调,防范假药先得把住购买这一关,而六类人最容易买到假药:1.中老年及离退休人员,主要涉及含药品的假冒医疗器械;2.城镇喜好美容的女士,减肥、去皱、增白产品常围绕着她们;3.高级领导职位人员,他们是重点传销目标对象,品种多为所谓的高级保健品;4.农村普通百姓,主要受到常见药品中的假药侵犯;5.特殊病种患者,如糖尿病、皮肤病、癌症、疑难杂症;6.部分城镇男士群体,伟哥等保健品类假药常会“照顾”他们。
曹国营指出,正规厂家的药品都会有发票单据,消费者购药时要保存好,并要求标注批号厂商或商标。另外,经常用一种药的人应注意对比药品制剂的性状,如有可疑情况备好实物证据,及时向药监稽查机构咨询、投诉或举报。曹国营还为普通消费者“量身定制”了一组辨别假药的技巧,手把手教给大家,概括为“看、剖、感、试、验、核、析”七个字,本报将设专栏陆续为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