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仲景养生>养生常识

“开学综合症”来袭,快看你和孩子谁中招了?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6/09/01
1199
分享:
     新学期开始了,很多孩子却无故出现头晕、食欲不振、焦虑、情绪不稳等不适症状,心理学家们称之为“开学综合症”。又叫“开学恐惧症”。开学综合症并非学生的“专利”。在老师、家长群体中也普遍存在。

来源:news.51sxue.com
    “开学综合症”有多种表现形式,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无原因的头晕、恶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欲不振等;在心理上则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等。心理医生认为这些表现都是人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将一些不愿面对的、不认同的、被压抑的、不愉快的负性情绪转换成一些躯体症状而造成的,并会持续一段时间。
 
    症状1:精力不集中

    不少老师反映,刚开学的几天课尤其难上,学生迟到现象较多,并且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学生甚至打瞌睡,课堂的气氛难以调动。

    这些都是开学综合症最常见的症状,学生们结束了假期自由散漫的生活,突然回到课堂上,心理上会有一个调适的过程,尤其是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假期大多数学生都是睡到九十点钟才起床,开学后六七点钟甚至更早就要起床,生物钟被打乱,造成上课时精力不济、哈欠连天。
 
    家长和老师要平静对待,尽快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督促他们按时睡觉、起床,不睡懒觉,一周左右这生物钟自然就准了。学生的自我调节也非常重要,比如对假期做个小结,与同学分享假期的趣事,预习新的课程。

    症状2:自卑、孤独

    有些学生随父母到外地上学面对新面孔、新环境、新老师,会感到孤独和寂寞,也变得少言寡语。

    这是新生综合症的表现。
 
     来到一个新环境,新生要注意克制自己,学会容忍和接纳别人,加强相互沟通和交流,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学校应充分重视新生的适应性问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

    症状3:害怕上学

    开学了,很多小朋友不愿意去幼儿园,又哭又闹。

    这是幼儿园较常见的分离焦虑现象,多发生在一些自理能力较弱、性格较内向的幼儿身上。寒假期间,孩子每天与父母、亲人朝夕相处,有着强烈的依恋情感,一旦要去幼儿园,情感上缺少了依恋和安全感,于是焦虑就来了。此外,幼儿园是一个大集体,孩子不能像在家里那样有求必应,一些学习和生活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可能得不到老师的奖励,这也是孩子对幼 儿园排斥的原因之一。
 
    锻炼孩子习惯离开家长,尽可能减少孩子的依恋心理,训练自立能力,如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等,以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多带孩子到社区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培养孩子的合群性。其次与老师协商,在孩子有了小进步、小优点时及时表扬他,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进而增加其对集体生活的热爱。

    症状4:免疫力下降

     有些学生一到开学就感冒发烧,浑身不舒服,其实这些都是由于学生的饮食、运动都缺乏合理的安排。缺乏运动的学生,突然面对紧张的学习,可能产生疲倦、周身酸痛等症状。还有的学生假期忙于补课,或外出游玩儿,弄得身心疲惫不堪,导致免疫力下降。

|
 
    首先要调整饮食,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杂粮,适当摄取蛋白质类的食物,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其次要适当锻炼身体,让生理、心理尽快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面对上面这些情况,学生要主动调整,家长也要配合相应措施,让孩子以一个良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
  
    调整作息时间

    两个月的暑假想必已经打乱了同学们的生物钟,那么在距离开学不到一周的时间,家长们需要帮助孩子恢复到上学的作息,以便开学之后能更好地适应,不会因为起不了床而让早晨变得手忙脚乱。首先帮助孩子制订作息时间表,督促孩子按时起床、饮食,保证孩子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

    如果孩子一时无法适应,则需要家长予以适当的监督。家长可多给孩子介绍一些学校里的有趣事,向他们描述开学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以及新学期美好的愿望,消除孩子对暑期生活的眷恋,激发其对学习生活的向往。另外,开学初家长应注重减轻孩子压力,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新见闻,而不是一味地询问学业方面的问题。
 
    “收心”不能急刹车

    新学期到来,学生应重新把精力放在学业上,但调整状态也需要时间。年龄越小,自制力相对较差,需要调整的时间也越长。如果操之过急,有可能出现反效果,加重学生的抗拒心理。治水宜疏不宜堵,对孩子也一样,家长应该科学合理地引导。可以让孩子给好朋友打打电话,聊聊新学年的打算,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对孩子多鼓励,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消除孩子对新学期的畏惧情绪。
 
    引导孩子对新学年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大至整个学期,小至每天的学习生活。心理调适很关键。刚开学的这段时间,家长应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暗示,做心理调适。孩子会自己认识到:要开学了,必须收心了。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书店看看书或者一起买些学习用品,给孩子营造学习气氛,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喜欢上读书。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无节制地打游戏、看电视,假期生活不规律,会引发这些事情背后的原因都是因为孩子自制力不强。如果孩子有良好的自制力,假期中有规律地作息,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假期生活,就不会引发“开学综合征”。自制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孩子缺乏自制力的时候,如:打坏东西、提一些过分要求等,父母应当宽容一些,粗暴行为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抗情绪。

    父母对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当孩子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时,自制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精神上,家长可以多赞赏孩子,“你真的长大了,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的!”物质上,家长要注意奖励不要过于频繁,不能说“你今天要是能学习一个小时我就给你买件新衣服!”这样会使孩子的自制力带有表演性质,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家长更要调节好状态

    开学综合症并非学生的“专利”。在老师、家长群体中也普遍存在。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开学自己比孩子还紧张。有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的饮食;有些跟在孩子后面收拾,凡事包办;还有些担心孩子在学校受了欺负。开学后忙碌的状态,也是家长焦虑的原因。家长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作为孩子的支柱,如果家长不能有良好的状态,也很容易把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
 
    开学是孩子们的事,也是家长的事。在孩子做好开学准备的同时,家长也要跟着一起“开学”了。因为良好的学习环境需要孩子和家长共同营造。家长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求孩子做到的事,家长首先要做到,从而对孩子起到耳濡目染的教育和引导。同时,家长还要正确引导,让开学后的孩子保持一份愉悦的心情,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家长要与孩子做一次交流,让包容和理解、教育和引导化解孩子的困惑和郁闷情绪。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