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仲景养生>养生常识

五谷杂粮提供全面营养还能“治病”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9/22
1636
分享:
    以“投资杂粮,关注健康”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杂粮健康产业高峰会议暨海峡两岸杂粮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玉琛等十多位知名专家和企业家在论文及发言中一致提出,中国应加强杂粮的科研和生产,提倡居民吃杂粮,保证膳食多样性。

  小杂粮不小 数千年养育中华民族

  杂粮通常是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荞麦、燕麦、大麦、糜子、黍子、薏苡仁以及绿豆、小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等,其特点是生长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杂粮过去产量较低,现在经过选种育种,产量有了大幅度提升。

  说起我国的杂粮种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董玉琛院士如数家珍。我国历史上最早种植的粮食是谷子,半坡村遗址出土证明,谷子在我国至少已有7000多年的栽培史。另有证据表明,高粱、黍稷在我国有5000多年栽培史,荞麦也有4000多年栽培史。目前我国谷类、豆类、薯类作物共有34种,种植较多的有20种。除了水稻、玉米、小麦之外,其余种类由于种植面积小、产量少,被统称作小杂粮。然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振声院士说,把谷子、高粱、黍稷、荞麦、燕麦、芝麻、大麦这7种常见的小杂粮加起来看就不小了。

  60年前,我国小杂粮产量占粮食作物的7%左右。现在主要杂粮面积366万多公顷,不到粮食作物的3.5%。我国是缺水国家,在现有的19.5亿亩耕地中,水田和水浇地不足一半,也就是说有将近10亿亩耕地浇不上水,靠天吃饭。其中不少耕地分布在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的冷寒地区,适合种植谷子、高粱、黍稷等耐干旱、耐贫瘠、抗寒冷的杂粮。像今年东北出现大面积旱灾,有些地方玉米绝收,如果是种植高粱等杂粮,灾情就不会那么重。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