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药品>调理脾胃>保和丸

【三分钟讲透经典】一瓶“保和丸”,守护脾胃健康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25/09/11
26
分享:

经典讲述者:吉林大药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姚金凤


在中医养生的智慧长河中,有一剂专为“吃出来的毛病”量身定制的经典名方——保和丸。它源自元代名医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经后世医家完善,至今仍是调理脾胃、化解食积的“家庭常备药”。无论是逢年过节后的腹胀嗳气,还是日常饮食不节导致的消化不良,这颗小小的药丸都能发挥“消食和胃”的大作用。



要懂保和丸,先得明白它针对的核心问题——“食积”。


现代人称其为“消化不良”,中医则认为,当我们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或偏爱油腻辛辣食物时,脾胃运化能力会“超负荷”,食物积在胃肠里无法消化,就会引发一系列不适:比如饭后肚子胀得像鼓,嗳气时带着食物酸腐味,甚至恶心想吐、大便干结或不成形,部分人还会伴有轻微口臭、舌苔厚腻。这些信号,都是身体在提醒“该给脾胃‘减负’了”,而保和丸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对症药”。


从组方来看,保和丸的8味药材堪称“消食天团”,每一味都有明确分工,既全面又精准。



(核心药材)是山楂,尤其擅长化解肉类、油腻食物的积滞,比如吃多了红烧肉、炸鸡后腹胀,山楂能快速“分解”油脂和肉食;



神曲消酒积;莱菔子、麦芽能消化米面等主食积滞,麦芽则擅长化解淀粉类食物(如馒头、土豆)和乳积,家里有孩子喝奶粉后消化不良,麦芽就能派上用场;


除此之外半夏和陈皮能理气化痰、止呕,缓解食积引发的恶心、反酸,茯苓则健脾祛湿,避免食积生湿加重脾胃负担;


最后用连翘清热,因为食物积久容易“化热”,导致口干、口臭,连翘能清掉这股“积热”,让整个方子既消食又不燥热。


很多人会问:“保和丸和家里的健胃消食片有啥区别?能长期吃吗?


”这里要明确两个关键用法:一是“对证用”,保和丸针对的是“实积”,也就是确实吃多了、吃杂了导致的消化不良,症状以“胀、腐、酸”为主;而健胃消食片更偏向“脾虚食积”,适合平时脾胃就偏弱、吃一点就胀的人。


二是“短期用”,保和丸是“消食药”,不是“养胃药”,症状缓解后就该停药,一般连续吃3-5天,若腹胀、反酸等症状没改善,或出现腹痛、腹泻加重,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其他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的治疗。


除了成人,保和丸在儿童食积调理中也很常用,但一定要注意“减量”——儿童脾胃更娇嫩,需根据年龄、体重调整用量,比如孩子吃多了零食、正餐没胃口,或夜里睡觉翻来覆去、口臭、大便酸臭,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可短期服用。孩子年龄小不方便吃药丸的,可用水将药丸化开,至合适的温度送服。但家长要注意,不能把保和丸当“开胃药”给孩子长期吃,调理食积的关键还是培养规律饮食、不挑食偏食的习惯。




从学术传承,到如今成为药店货架上的“家常药”,保和丸的价值在于它贴近生活、对证明确。它提醒我们,脾胃健康的核心在于“适度”——既不过度节食,也不暴饮暴食。当我们偶尔因“口腹之欲”让脾胃“加班”时,不妨记住这剂经典名方:一碗温水送服保和丸,既是对身体不适的及时调理,也是对传统中医智慧的传承。



在这里提醒大家,选择保和丸的时候还是要选择大厂家的知名品牌,比如仲景宛西制药生产的仲景保和丸,一贯遵循仲景宛西制药“药材好 药才好”的制药理念,把第一车间建在了田间地头,分别在药材道地产区建立中药材GAP种植基地,从源头保证药品质量,因此仲景牌保和丸药材道地,药效有保障。


当然,用药前最好咨询药师或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判断是否适用,才能让千年名方真正发挥“守护脾胃”的作用。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